兩天媒體日,超過150場品牌發布會,超過150輛新車全球首發。三年疫情過后的上海車展,不僅敲開了汽車市場復蘇的大門,同時也開啟了汽車新時代競爭的序幕。都說2023年是汽車行業的變革之年,從年初的車企“價格戰”,到汽車行業內的各種“卷”,而上海車展則更深刻地傳遞出汽車市場未來的變化趨勢。
新能源汽車占比過半 跨國車企All in電動化
2023上海車展寶馬展臺
想必今年參加了上海車展的小伙伴們都會有這樣的感嘆,“今年車展新能源車真是太多了”。據不完全統計,本屆上海車展共有1500余輛展車,其中新能源汽車占比超過一半。而在車展上完成全球首發的150余款車型中,約2/3為新能源車型。不難發現,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行業主流,各大品牌也紛紛將各自展臺中心的寶貴位置留給了旗下新能源車型。這其中,轉變最大的當屬那些以往對新能源汽車不太“上心”的跨國品牌。對于他們而言,新能源汽車已經從備選轉變為必選。
首當其沖的便是以BBA為代表的豪華品牌,本屆車展上開啟了“全面電動”的序幕,奔馳、寶馬和奧迪均以全電動化陣容參展,如此盛況在往屆車展中是難以見到的。
作為最早在國內投放電動化產品的寶馬,此次帶來了被譽為寶馬史上最強旗艦電動車的寶馬 i7 M70L和寶馬iX1,并完成了全球首發。此外,BMW Dee數字概念車迎來亞洲首發,展示了BMW數字化汽車的未來進化方向。根據寶馬官方消息,2023年將計劃為中國消費者帶來11款純電動產品。
而寶馬的老對手奔馳,也全面展示了在電動化領域的最新成果。奔馳EQ家族第8位成員全新EQE純電SUV、邁巴赫EQS 以及奔馳G級史上首款純電車型奔馳EQG等代表性產品的亮相,讓我們看到了奔馳在華全面推進電動化的決心。
深耕中國市場多年的奧迪品牌,顯然在電動化布局方面更加完善,目前已擁有大眾集團下的四個純電動汽車生產平臺,分別是MLB evo平臺、J1高性能電動平臺、MEB平臺和PPE平臺。所以本屆車展奧迪也是首次以全電動車型陣容參展,除了帶來近期上市的奧迪Q4 e-tron和奧迪Q5 e-tron外,基于PPE平臺打造的奧迪A6 Avant e-tron和專為中國未來高端出行打造的奧迪urbansphere兩款概念車也攜手亮相,為其在中國市場推進電動化轉型指明了未來方向。相對于寶馬和奔馳,奧迪對于電動化的規劃更加務實,計劃從2023年至2027年,公司三分之二的支出將投資于未來電動化和數字化領域,到2027年實現電動化車型覆蓋所有細分級別。
此外,二線豪華品牌沃爾沃也帶來了全新純電旗艦SUV——EX90,但真正令其火出圈的卻并非是產品本身,而是發布會上那一句“新勢力會的,我們三年就學會了;我們會的,新勢力十年都學不會”。作為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傳統大廠,沃爾沃在電動化轉型中展現的自信令人欽佩。
與豪華品牌全面電動化相比,合資品牌也終于開始重新審視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本次車展,大眾發布了ID.家族的第四款車型ID.7 VIZZION,并計劃將投資約10億歐元,在合肥建立一家聚焦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的研發、創新與采購中心的新公司。通用、豐田、本田和日產等傳統大廠也都展現出加速電動化轉型的決心,亮相了包括別克ELECTRA E5、bZ Sport Crossover Concept、e:N2以及Arizon和Max-Out概念車等在內的眾多新能源車型。
沖擊“高端化” 自主品牌打開向上躍升空間
2023上海車展仰望展臺人氣火爆
與各大跨國車企在新能源賽道快速追趕不同的是,經過蔚來等造車新勢力品牌前期的市場鋪墊,自主品牌車企憑借多年的技術沉淀,開始通過新能源賽道實現向上超越。從本屆上海車展自主車企推出的新能源車型不難發現,沖擊新能源“高端化”已經成為自主品牌車企的普遍共識。
要說本屆上海車展哪個品牌的展臺最火,比亞迪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仰望絕對首當其沖。作為本屆車展中的“頂流”,位于“豪車館”中的仰望展臺火爆到需要排隊進入參觀,而大眾、保時捷、法拉利和賓利的高管接二連三地來到仰望展臺圍觀仰望U8也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本屆車展上,定位新能源硬派越野車型的仰望U8開啟預售,預售價109.8萬元,名副其實的百萬豪車,將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天花板帶到了新的高度。
廣汽傳祺E9
作為較早沖擊高端市場的廣汽傳祺品牌,近年來在MPV領域頻頻發力,先后推出了大師系列、領秀系列以及宗師系列三款傳祺M8家族車型。其中,從宗師系列車型開始,傳祺M8就開始新能源轉型,在售的三款車型均采用了油電混合動力。本次車展,廣汽傳祺推出了全新旗艦MPV車型傳祺E9,作為廣汽傳祺“電動化+智能化”雙核戰略2.0時代的“開山之作”,傳祺E9預售價區間為33-39萬元,起步價和最高價均達到品牌前所未有的高度。
同屬廣汽集團旗下的埃安,本屆車展帶來了高端品牌昊鉑的首款車型——Hyper GT,新車支持超充和換電兩種補能模式,入門車型起步預售價超過20萬元,頂配車型預售價超過30萬元。埃安品牌近兩年的市場表現可圈可點,在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廠商零售銷量排名中位居第五位,但旗下產品絕大部分都是售價在20萬以內的中低端車型。昊鉑子品牌和Hyper GT車型的推出,表明埃安品牌已開始正式邁向高端市場。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品牌是來自奇瑞汽車旗下的星途,盡管同樣定位高端品牌,但旗下走量的大多是15萬以下低端車型。不過,在此次上海車展上,星途在高端車型布局上再進一步,發布了定位在20-50萬元新能源市場的星紀元STERRA系列車型,有望扭轉用戶對于星途品牌固有的低端印象。正如星途營銷中心總經理黃招根所說,“未來,星途汽車將以星紀元STERRA為新起點,全面發力新能源賽道,力爭成為全球智能豪華品牌的新標桿”。
智能化是必選項 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加速進化
圖片來源:德賽西威微信公眾號
汽車智能化近些年來一直是業內熱議的話題,在新能源下半場加速到來之際,智能化體驗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因此也成為本屆上海車展的核心關鍵詞。據羅蘭貝格調查報告顯示,現階段消費者購買純電動車時對于續航的關注度和里程焦慮顯著下降,而對于智能化和自動駕駛的關注度與偏好程度日益顯著,正在成為吸引消費者購買車輛產品的主要因素之一。
提到汽車智能化,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是兩條相輔相成的發展路線,現階段兩者還分屬于不同的架構。面向未來,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的一體化將是大勢所趨。
作為未來出行的“第三空間”,本次上海車展中智能座艙依舊是備受關注的領域,不少企業帶來了旗下最新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偉世通帶來了第四代SmartCore?座艙域控制器,配備了駕駛員和環視監控以提高安全性,自適應和個性化的用戶界面、多屏娛樂和游戲、增強現實導航等功能。德賽西威在車展發布了最新迭代的智慧出行解決方案Smart Solution 2.0,其中在智能座艙方面,進一步升級了座艙娛樂體驗,在親子模式下,系統能夠智能識別后排兒童情緒變化,并隨時啟動益智娛樂功能。此外,中國移動推出了旗下的咪咕元宇宙智能座艙娛樂解決方案,基于5G+AI+XR等技術與車企共建元宇宙智能座艙“超級娛樂空間”,打造出“5D沉浸式座艙”、“跨次元夢想電競艙”等多元空間體驗場景,為用戶提供一站多元沉浸式的娛樂服務。
除了上述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外,隨著ChatGPT的橫空出世,給智能座艙帶來了更多的想象空間,AI大模型的概念被推到了風口浪尖,或將成為“內卷”的新方向。本屆車展阿里巴巴帶來了旗下AI大模型產品“通義千問”,這款達摩院自主研發的預訓練語言模型,不僅能夠回答問題、創作文字,還可以表達觀點、撰寫代碼等。目前,alios智能汽車操作系統已接入通義千問大模型進行測試,相關技術會率先在智己汽車上應用。與阿里巴巴相比,商湯科技在AI大模型領域的腳步要更快一些,此次上海車展帶來了全新的“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體系,擁有語言大模型以及數字人等多種生成式AI能力,其中包含的自然語言大模型“商量”和文生圖大模型“秒畫”已經“上車”。
HUAWEI ADS 2.0發布會現場
或許是受到比亞迪王傳福那一句“無人駕駛那都是扯淡”的影響,本屆上海車展各大主機廠和供應商們鮮有提及L4級別的自動駕駛,更多的是L2到L3級別之間的高階輔助駕駛解決方案,且“輕”高精地圖漸成主流。這其中,城市NOA成為焦點。
備受關注的理想汽車本次車展并沒有帶來新車,而是發布了理想AD Max 3.0智駕產品,宣告理想汽車智能駕駛步入3.0時代,具備了城市NOA功能。據官方介紹,理想AD Max 3.0基于大模型AI算法,擺脫了對于高精地圖的依賴,可以像人類司機那樣實時感知、決策、規劃,即便是臨時修路的路段,也能精準識別,順暢安全通行。此外,首款搭載HUAWEI ADS 2.0的車型AITO問界M5智駕版于上海車展前夕上市,HUAWEI ADS 2.0最重要的升級就是可以做到即使無高精地圖也能看懂路,紅綠燈等各種道路元素,實現無圖也能開。在其加持之下,城區(NCA)智駕導航輔助的落地速度將大幅提升。不過,這次華為余承東即便嘴再大,也只是將HUAWEI ADS 2.0歸為無限接近L3的L2.99級。作為智能駕駛的先行者,百度Apollo本次車展上推出旗艦產品城市智駕Apollo City Driving Max,是國內唯一一款使用純視覺感知就能在城市道路上帶給用戶連貫體驗的產品。
現階段,雖然“缺芯”的問題暫時得到緩解,但國內車規級芯片供應還需依賴海外企業,“卡脖子”的危機依然存在。從本屆上海車展中可以發現,本土汽車芯片展臺數量明顯有所增多,多家國內企業帶來了自研車規級芯片新品。吉利旗下億咖通投資的芯擎科技帶來了中國首款7納米車規級SoC芯片“龍鷹一號”, 其具備高性能算力集群,擁有8核CPU和14核GPU,音視頻處理能力最多可支持7屏高清畫面輸出和12路視頻信號接入。黑芝麻智能則發布了全球首個智能汽車跨域計算芯片平臺武當系列,該系列首款基于7nm先進制程打造的芯片產品C1200同步亮相,其算力與高通8775相當,可以支持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多個域。作為全場景智能車芯領導者,芯馳科技帶來了全球首發的新品——座艙芯片X9SP,是一款面向未來主流智能座艙應用的全場景座艙處理器,相比前代產品,X9SP處理器CPU和GPU的性能分別提升2倍和1.6倍。
總結:對于汽車行業而言,盡管經歷了三年疫情的阻隔,但從本屆上海車展中新能源汽車的集體綻放不難發現,中國汽車市場的活力已經重新開始迸發。在這個汽車行業變革與轉型的新時代,電動化、高端化和智能化將成為主旋律,主機廠之間、供應商之間的“內卷”之勢只會有增無減。如何抓住機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將是擺在每個企業面前的新課題。
汽車電子網為您提供最新汽車電子產品信息,及最具權威行業資訊和最新的行業動態,汽車電子行業最前沿的技術資訊,為全球汽車電子行業人士搭建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