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操作系統一向被看作是車企和車型的“靈魂”,而圍繞這一領域的競爭,正在持續升溫。
近日,奔馳發布了車載操作系統MB.OS的戰略規劃,國產汽車基礎軟件廠商國科礎石正式發布礎光操作系統整體規劃及開源計劃,“車用操作系統與泛在操作系統聯合實驗室”在京成立……一系列圍繞車載操作系統的行動,使車載操作系統成為熱議的焦點。
“伴隨著智能汽車快速演進,軟件定義汽車迎來新階段,汽車智能化所需的軟件面臨軟硬解耦、跨車型迭代等巨大挑戰,有高端化、復雜化的趨勢,因此,破解‘缺芯少魂’難題,首先要開發適用的車載操作系統。”上海大學互聯網與數字經濟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張元江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認為。
“靈魂”之爭再起風波
操作系統,從計算機興起時就如影隨形,安卓(Android)、微軟(Windows)、蘋果(iOS) 三家的操作系統在全球操作系統市場中份額占比超過90%。而車載操作系統,則比計算機操作系統有著更高、更新的要求。由此,在中外車企之間引發了一波新的競爭。
2月24日,奔馳集團首席執行官康林松正式公布旗下車載操作系統MB.OS的戰略規劃。并宣布了三家合作伙伴,分別是英偉達、谷歌和激光雷達制造商Luminar。“我們選擇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康林松的表態再次宣告著汽車的機械時代正在漸行漸遠。
近日,作為面向汽車和無人駕駛基礎軟件系統開發商的國科礎石,也發布了汽車操作系統整體規劃。該規劃是面向目前智能汽車在座艙域、自動駕駛域、車控域等領域的操作系統需求,建設礎光Linux、礎光實時操作系統及礎光虛擬機管理器(Hypervisor)等產品。同時針對未來汽車多域融合和計算集中的發展趨勢,打造面向下一代智能汽車的汽車操作系統整體解決方案及支持多核異構環境下的混合關鍵內核操作系統。
除了企業層面的競爭,行業組織也在發起相關的技術創新聯合體。2月21日下午,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計算機學會與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共同成立了“車用操作系統與泛在操作系統聯合實驗室”。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克強向記者表示,智能網聯汽車作為“萬億級”產業藍海,引起國內外的高度重視。不同于國外主導的單車智能發展路徑,發展“車路云一體化”融合控制系統,是將交通基礎設施、道路基礎設施、信息基礎設施融與一體而形成復雜工業和計算機系統,具備技術先進性和行業領先性。而傳統的操作系統不能滿足這個復雜系統的運行、管理,泛在操作系統是很好的嘗試。加大力度聯合研發,會加快實現操作系統中國方案的落地,推動車路云一體化建設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
誰的操作系統更好?
從賽力斯到“蔚小理”,從造車新勢力到傳統車企的智能汽車,如今都已經應用了多款車載操作系統。
事實上,目前在國內,不管是各供應商的智能座艙,亦或是冠以“OS”的系統,基本上都屬于“車載操作系統”這一范疇。在國內車載操作系統市場,各大車企主要采用QNX、Android、Linux系統以及基于Android和Linux定制修改的方案,吉利銀河OS、咖啡智能座艙系統,以及比亞迪DiLink操作系統等均屬于該方案,而自主研發車載操作系統的有阿里的斑馬智行AliOS和華為鴻蒙HarmonyOS。
據介紹,目前上汽智己L7搭載的智能座艙和OS系統都是斑馬最新研發的,目前還未商業化應用的一套全新架構和系統, 智己L7是這套新系統的首發車型。斑馬智行基于AliOS為智己L7打造了IM OS的底層系統,在智己L7上,智慧場景屏和中樞屏對所有功能進行了高度集成,用戶可以在不同屏幕之間進行互動操作和內容流轉,這得益于AliOS的多屏互動顯示框架,能夠打破物理邊界,實現一套座艙多屏圖形系統。
而華為發布的鴻蒙操作系統HarmonyOS,已經應用于賽力斯、問界等車型上。華為方面表示,要將生活場景中的各類終端進行能力整合,形成一個“超級虛擬終端”,這也是HarmonyOS的一個顯著優勢,即多設備互聯。這點在問界M5上也可見一斑,在和華為手機登錄相同賬號的情況下,車機和手機之間可進行無縫銜接和流轉。
“汽車智能化對于操作系統的依賴是難以替代的。”北方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員曾文翔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談到,隨著汽車智能化的演進,車輛功能的多樣化、集成化、多功能化,使得越來越多的信息需要跨域分享,滿足智能汽車跨終端、跨系統的需求。其中,鴻蒙系統運用了微內核結構,不僅占用空間小,而且可以使用戶安裝不同的接口,如DOS、Workplace OS、Workplace UNIX等,具有較為廣泛的實用性。“目前來看,車載操作系統都在不斷完善之中,而且各有千秋,很難說誰更優秀,評價其是否優秀,一般大致有廣泛的實用性和兼容性、持續的穩定性、良好的生態環境等。”他認為。
未來競爭格局如何?
當前,隨著汽車智能化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車廠在車型宣傳中提到“系統”、“OS”字樣,而且車企對于操作系統等智能化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也正因如此,此前上汽集團負責人將其成為車企的“靈魂”。
“目前,很多車企、供應商、科技創新企業都在致力于開發車載操作系統,影響未來車載操作系統格局的,是看誰的系統更能適應汽車智能化的發展需要。”張元江認為,除了企業層面的技術研發,目前相關的標準化建設亟待加強,按照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車用操作系統標準體系》分類,車用操作系統分為車載操作系統和車控操作系統兩大類別,車載操作系統主要面向信息娛樂和智能座艙,應用于車機中控、儀表、副駕及后排娛樂。但是,雖然目前有個大致的分類,但車載操作系統更為具體的架構、檢測、應用達到什么水平等指標目前皆缺乏統一的標準。因此,建立健全相關的標準,有助于車載操作系統在產業層面的不斷創新。
“此外,現有車載操作系統特別是自主開發的車載操作系統建立較為完善的生態也很重要。”曾文翔認為,目前,像安卓和蘋果操作系統的生態都較為完善,有很多應用軟件可以供用戶選擇使用,但像鴻蒙等自主開發的車載操作系統的應用生態還有一定差距,需要加大力度,在推廣應用中、特別是開源中不斷完善相關的生態,才能滿足智能汽車發展的需求,以及用戶的系統應用需要。
汽車電子網為您提供最新汽車電子產品信息,及最具權威行業資訊和最新的行業動態,汽車電子行業最前沿的技術資訊,為全球汽車電子行業人士搭建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