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自主研制車規級MCU及車控操作系統國產樣車2022-2023高寒測試在呼倫貝爾牙克石圓滿收官。承擔這一研制任務的,是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國創中心”),累計試驗里程超過了10萬公里。
高寒地帶完成測試
2022年12月7日,國創中心車規級MCU芯片及車控操作系統國產樣車高寒環境實車測試正式啟動,至今歷時兩個月余完成了這一測試任務。
據介紹,國創中心投入測試車輛12輛,全部搭載自主核心軟硬件整車控制器,在嚴苛的極寒試驗條件下完成了低溫啟動、低溫加速、低溫高速、低溫城市工況、低溫低附路面等十余類試驗項目,累計試驗里程超過了10萬公里。全面系統的檢驗了自主控制芯片核心軟硬件在極限低溫環境條件下的性能和功能可靠性,為自主車規級控制芯片大規模產品化應用奠定了基礎。
時至今日,國創中心致力于打通國產汽車芯片上車應用的技術通道和產業通道,建成了第三方車規級芯片測試認證平臺,實現了車規級芯片的“標準研究、測試評價、產品認證”三位一體融合發展,延伸覆蓋芯片大數據分析、整車及零部件應用驗證環境、芯片應用保險、芯片供需對接等領域,為車規級芯片企業提供“芯片級-系統級-整車級”一站式車規級芯片垂直測試認證服務,并拓展覆蓋工業級、消費級芯片產品的測試認證。
自主研制“中國芯”
芯片是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必不可少的關鍵零部件。隨著汽車智能化程度的提高,芯片的使用量也成倍增加。前兩年,芯片短缺導致了全球汽車的減產,對此,自主研制“中國芯”緩解汽車芯片短缺,成為國創中心等多家國內企業的使命。
除了上述車規級MCU芯片及車控操作系統,國創中心還有一系列自主創新的車規級芯片等關鍵零部件產品。其中,一款自主研發的“新能源汽車動力域控制器”,在國內首次實現了基于國產控制芯片和國產操作系統開發的控制系統。
國創中心副總經理鄒廣才向記者介紹,這款控制器搭載國創中心開源平臺車型,已完成環境溫度50℃以上、-40℃以下,環境濕度95%以上,海拔4700米以上的四種典型道路極端工況實車行駛測試。
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都是新能源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氫燃料電池車也會排放尾氣和水,只不過它排放的不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質。鄒廣才解釋,氫氣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如果超過5%就容易燃燒,因此氫能車輛必須安裝監測閥門,以監測氫氣排放的情況。安裝在新能源汽車的燃料電池尾氣排放閥,相當于車輛的報警裝置,它可以提升系統動態響應能力,并實現尾氣氫氣濃度低于1%,保障燃料電池排放安全。
致力破解產業難題
之所以要到高寒地帶去進行試驗,是車規級零部件產品的需要。
國創中心總經理原誠寅告訴記者,與消費類產品相比,汽車芯片及汽車電子零部件對可靠性要求更高,需要在更為苛刻的環境下經受考驗,保持正常運行。所以車規級芯片等作為汽車產業核心關鍵零部件,決定著中國未來汽車市場的走向,是必須解決的“卡脖子”問題。
國創中心擁有自主建設的車規級芯片測試認證中心,原誠寅表示,該中心實現了車規級芯片的標準研究、測試評價、產品認證三位一體的發展,并延伸覆蓋芯片大數據分析、整車及零部件應用驗證環境等多個領域,將助推中國自主研發的芯片推廣應用。
以往,采用自主汽車芯片的整車企業需對芯片進行大量驗證或者認證,并且各個企業的驗證、認證內容相似度超80%,耗費大量人力、時間、資金成本。而國創中心的測試認證中心將以“一站式”方式解決這些問題。
目前,在國創中心所在的北京經開區內,既有整車設計、汽車電子、新能源汽車企業,又有電池、電機、電控等研發生產企業,形成高端汽車和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集群,產業鏈配套相對完善。同時,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創新機構均落戶北京經開區。使這里的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呈現欣欣向榮的良好局面。
汽車電子網為您提供最新汽車電子產品信息,及最具權威行業資訊和最新的行業動態,汽車電子行業最前沿的技術資訊,為全球汽車電子行業人士搭建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