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fan Heck猛轟一腳油門,寶馬開始飛速奔跑,然后在車快要與前車追尾的前一秒,一腳剎車。接著他又來了一個右彎道急轉彎。沿著安靜的帕洛阿爾托街道,他開著寶馬從一邊到另一邊急速地打著方向盤轉彎,然后猛然剎車。整個過程都伴隨著輪胎制動的擦地聲和乘客的尖叫聲。 Stefan Heck是一位舉止優雅的認知科學博士,研究可持續交通運輸模式多年,本人是一位非常理性的駕駛員,但他為什么這么狂野地開著寶馬溜街? |

這要從Nauto說起。Nauto是一款車用人工智能監控追蹤設備,由Stefan Heck在18個月前參與創立的公司Palo Alto設計制造。
和車用Fitbit一樣,Nauto也使用GPS和加速度計來跟蹤車輛的運動,然后發送相關數據到云端進行分析。但Nauto不僅僅追蹤定位車輛的位置,它還能記錄車輛內外它所監控的一切。運輸車隊管理人、專職司機以及保險公司可以使用Nauto來評估駕駛者的信用評級。同時,Nauto能夠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和大量匿名數據來實現對駕駛員行為的觀察監控。當它學習積累到更多的經驗時,未來我們就能夠使用Nauto更好地知悉道路環境了,這包括我們周圍的行車、行人以及他們下一步可能的動作行為等等。
Heck說:“實際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司機一直都能遵守美國車輛管理局(DMV)所規定的道路交通規則。如果行車時右側正好有一人在騎行,有些駕駛員則會壓著道路中間的黃色分道線行駛,以此給騎行者留出足夠多的橫向空間。而在道路停止線前,有些駕駛員們又每寸必爭。如果道路限速65,但其他人都開到了70,他們也會開到70。在開車過程中,駕駛員也往往會與行人進行目光接觸。”
這個黑色的小設備,看起來像一個稍大一點的電腦鼠標,安裝在擋風玻璃正上方的內后視鏡支座上面。Nauto目前的版本推出僅僅只有三個月,但卻積累了上萬的用戶。它售價為399美元,另外每月收取25美元到100美元不等的服務費。而具有的更多功能的二代版本Nauto將在明年一月份首次亮相。
豐田、寶馬、保險巨頭安聯和另一家大型汽車制造商上月與Nauto簽訂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他們私下對Nauto進行了投資。而Nauto也得到了1460萬美元的融資。
Palo Alto豐田研究所的主任Jim Adler在一封電子郵件寫到:“Nauto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駕駛員行為以及危險情況的發生原因。自動駕駛需要獲取各種不同天氣、交通路況和駕駛員不同狀況條件下數萬億英里的實駕和仿真模擬測試數據。這是一個復雜龐大的試驗工程,還好Nauto能夠為此分一部分憂。”
Heck表示:由于Nauto已經投入使用,且積累了相當數量的用戶,這樣豐田和其他公司就可以收集到這些自動駕駛所需求的數據。而且Nauto的用戶很廣,他們有專職司機,有斯坦?,敻覃愄赝ㄇ谲囍?,有舊金山的CityWide出租車,還有豪華轎車隊和許多私人Uber和Lyft司機。物流運輸車隊想跟蹤他們司機在路上的每個駕駛行為。而保險公司也可以通過Nauto來判斷那些出險用戶的實際駕駛情況了。
Alvaro Glenard是位于帕洛阿爾托市Alta Limousine公司的老板。他在自己的三輛豪華轎車上都裝了Nauto。他表示,出于安全和道路事故責任劃分的考慮,他使用行車記錄儀已經好些年了,而Nauto的實時監測和跟蹤功能無疑體驗最好,而且Nauto能夠提供各種詳細的反饋信息。
Alvaro Glenard 說道:“Nauto不同于普通的行車記錄儀,對于車輛行駛中駕駛員各種無常的駕駛行為,如在沒有碰撞可能的情況下突然剎車,或猛然加速等等,Nauto都會觸發警示功能,促使你正常駕駛。而那些傳統的行車記錄儀是做不到這些的。
Nauto的人工智能系統能夠輔助它本身來決定哪些事件或情形是至關重要,從而需要上傳關鍵視頻信息到云端進行下一步分析。 Nauto能夠存儲12小時內的行車視頻信息,這樣就能方便運輸車隊回應客戶的問題或投訴了。
除了能夠輸出關于駕駛行為的報告,下一代的Nauto將通過發出警示聲或語音來對危險情況進行實時警告。當駕駛員將要闖紅燈或與另一輛車要相撞時,Nauto會發出警示聲音;而且一旦Nauto的內置攝像頭捕捉到駕駛員分心了,它也會立即發出警告。換句話說,Nauto的人工智能能夠幫助你避免一些慘劇發生。
Heck說:“如果你專心開車,Nauto是不會發出警報的。我們對Nauto實時干預的頻率特別在意,這種警示不能太頻繁,也不能太少。”
Heck認為他們公司的產品比Waze更高級。Waze是谷歌自己開發的移動APP應用程序,用來提醒駕駛員注意各種路況。他們二者之間的差別在于,Waze可以向用戶報告交通堵塞情況,而Nauto則可以提供實時路況的視頻信息。
Heck說:“如果我們把每個車都當作一個傳感器和一臺計算機,那么我們將更安全。我們下一代的Nauto版本將內置傳感器,收集各種Nauto人工智能系統可分析的數據。人工智能就跟人一樣,從經驗中學習成長。大多數人需要七年的實駕經驗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好司機。而我們正在建立駕駛員的實際駕駛經驗數據系統,以用來輔助優化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