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id="k48iu"></s>
    <code id="k48iu"><strong id="k48iu"></strong></code>
    首頁新聞

    車載大屏消失論:誤判還是預警?
    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發布時間:2023/02/03   瀏覽:()次


     

      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消費品“席卷天下”,車載信息娛樂大屏也日益變為剛需??扇缃?,卻有行業公眾人物站出來,預言它的消亡——寶馬首席執行官齊普策在2023 CES上表示:“當前汽車制造商在車內儀表板上增加高清信息娛樂顯示器的做法是一個錯誤,容易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這樣的配置很快會成為歷史,10年后就將消失。”

      雖然齊普策的這一言論在行業內并沒有掀起什么大浪,但也引人深思。車載大屏何“錯”之有?認為其很快將消亡的觀點,究竟是危言聳聽還是敲響了警鐘?

      車載大屏還是抬頭顯示

      或許齊普策之所以敢于公開“叫板”車載大屏,是因為寶馬的確正在為讓其“下崗”而積極努力。

      在2023 CES上,寶馬發布的iVisionDee概念車已經不見了車載大屏,取而代之的是新一代抬頭顯示系統配置,新技術擴大了視野,可將更多信息投射到前擋風玻璃上。據悉,寶馬新一代抬頭顯示技術將于2025年首先應用于Neue Klasse純電動平臺。

      在抬頭顯示的研發上,還有不少整車及零部件公司也在不斷創新。其中,福特歐洲公司思路超前,開發出全新大燈取代抬頭顯示,可將有用的信息直接投射到駕駛員視線中的前方道路上,目前已對這項技術展開測試。大陸集團的Scenic View抬頭顯示系統不是將信息投射到擋風玻璃的透明區域,而是沿前擋風玻璃下緣的特殊涂層黑色區域。一直被傳“造車”的蘋果公司近日申請了一項新的專利,可用于抬頭顯示,即通過駕駛員輕微的搖頭來決定對車載圖像、音頻感興趣的程度。

      “抬頭顯示能將時速、導航等信息投影到前風擋玻璃上,駕駛員不用轉頭、低頭就能看到。”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俞榮錦向《中國汽車報》記者介紹說,抬頭顯示一般分為懸掛式和臺式兩種,功能基本相同。懸掛式固定在駕駛員上方的遮陽板上,顯示信息投影在風擋玻璃的上方區域,其優點是適配性廣泛、安裝簡便;不足之處是不僅影響遮陽板使用,而且由于隨車產生抖動,圖像相對不太穩定,同時由于投影位于風擋玻璃靠上區域,難以實現駕駛員平視。臺式大多固定在儀表臺上,圖像顯示在駕駛員視線平視位置,避免了懸掛式的一些不足,但其工作時自身發熱明顯,尤其是夏季解決散熱需要增加輔助配置。

      其實,車載大屏當下風頭正勁,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應用。從特斯拉、“蔚小理”到比亞迪、埃安、嵐圖、問界等,新車型幾乎普遍使用車載大屏。而且,車載大屏的尺寸也在不斷刷新。2022年12月,嵐圖旗下首款轎車追光亮相,配備了長度為1.4米的貫穿大屏。

      “隨著智能電動汽車不斷推陳出新,車載大屏成為一個重要的標志性配置,大屏、多屏是車型之間競逐的熱點。”華東新材料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林澍文表示,車載大屏目前基本都是高清晰度,駕駛、導航、娛樂信息在上面集中顯示,體現出便利性和舒適性。

      是否存在非此即彼的關系

      “齊普策的觀點有一定的道理,抬頭顯示也很可能成為未來的主流趨勢。”余榮錦分析認為,抬頭顯示最大限度減少了駕駛員視線的移動,可提高安全系數。很多道路交通事故,都是車輛在高速行駛中,駕駛員視線偏離前方或分神造成的。因此,減少駕駛員分神與視線偏離前方道路,是避免意外事故、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的關鍵。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在車載大屏與抬頭顯示之間,當然是后者符合這一要求。

      不過,上述這番言論只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看法。林澍文告訴記者:“車載高清大屏并不會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也不會短時間內從車上消失。”他認為,目前智能電動汽車大多選用車載大屏,是因為不僅它能清晰地顯示駕駛、導航、娛樂等信息,而且可與手機等多媒體進行連接,從而擁有更為豐富的內容。而且,車載大屏顯示穩定,基本不受外來因素干擾,還能實現觸控和語音交互,提升車內空間的科技感和高級感,這是抬頭顯示尚不能做到的。此外,抬頭顯示最明顯的短板,是很容易在迎著較為強烈的陽光、晚上迎面車輛車燈照射等情況下產生眩光,使駕駛員難以看清顯示內容。如果信息顯示模糊,特別是關鍵信息一旦看不清或產生錯視,也會造成諸多問題甚至導致事故發生。“實際上,駕駛員看車載大屏,多數時候都是掃一眼,并不是盯著它一直看。況且如果屏幕尺寸較大,駕駛員用眼角余光掃描更方便,這無論對安全還是效率都更為有益。”林澍文稱。

      在這兩種鮮明的觀點外,還有折中一方的存在。“其實,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車企不妨選擇兩者相結合的技術方案。”中南大學交通運輸研究中心研究員時蔚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任何一種技術往往都有長處和短板,正如自動駕駛中的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相疊加的感知系統比單一種類的元器件效果更好。由此,車企也可以考慮“車載大屏+抬頭顯示”的方案,為車輛駕駛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保障。

      記者了解到,去年下半年上市的長城沙龍“機甲龍”純電動轎車,既配裝了27英寸的貫通式大聯屏,還附帶有25英寸的抬頭顯示。而北汽魔方智能燃油版車型,采用14.6英寸的高清晰度華為鴻蒙屏幕及60英寸的抬頭顯示。

      以相得益彰為汽車賦能

      無論是抬頭顯示的探索開發,還是車載大屏的升級換代,智能座艙技術都在沿著各自的道路演進。

      “就抬頭顯示而言,未來要發展必然補齊短板。”在余榮錦看來,由于汽車前擋風玻璃是弧形、斜向的,而光學投影需要進行矯正,以適應駕駛員的視覺習慣,這無形中增加了技術難度,也使抬頭顯示不同于其他的光學投影產品,成本相對較高。AR-HUD,即將增強現實技術應用于抬頭顯示之中,從而使投影的圖片更具層次感,分為近投影和遠投影。其中,近投影包含行駛速度和油表信息,而遠投影可以通過計算實現虛擬圖像和現實路況的融合,使駕駛員看到的導航等信息更自然,這也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之一。由于成本較高,率先采用AR-HUD以高端車型為主。有數據顯示,目前在國內市場,主要以日本精機、大陸集團和電裝的抬頭顯示產品為主,市占率分別為33.3%、27%和20%。而隨著技術快速演進,加上量產規?;瘞淼某杀窘档?,抬頭顯示將逐步由中高端車型向中低端車型滲透。

      與此同時,車載大屏也在不斷進化。“現階段,根據車型設計風格的不同,車載大屏、多屏、中控臺的貫穿屏都會有各自的細分市場。”林澍文認為,車載大屏未來的主流發展趨勢是一體化、虛擬化、多屏互動。隨著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駕乘人員需在車內完成的交互場景更多,一體化屏幕設計將更多功能集成于一體是大勢所趨。此外,汽車中控屏將越來越大,清晰度將越來越高,功能也將越來越豐富,傳統儀表盤會被全高清屏替代,物理按鍵會變為屏幕觸控,甚至完全采用手勢控制。

      一項市場預測顯示,到2030年,全球配備3塊屏幕及以上的汽車數量將達到20%左右,觸摸屏在汽車領域應用需求將持續上升。而且,車用顯示屏市場將保持平均每年6.5%的增長率,2030年全球出貨量將達到2.38億片。

      “汽車正在向著智能化方向快速演進,無論是抬頭顯示還是車載大屏,都有各自的適配車型和市場前景。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兩者并不存在互相打壓的關系,而應是相得益彰,各自發揮長項為智能汽車賦能。”時蔚然表示。

     










    友情鏈接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久久,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下载 欧美人与动牲猛交A欧美精品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s id="k48iu"></s>
    <code id="k48iu"><strong id="k48iu"></strong></code>